加班,水逆,单身狗,这才是真实的“北京女子图鉴”
导读
《北京女子图鉴》鉴的是哪儿的“北京女子”?
刺猬公社 | 杨雨晨
——绫,你的梦想是什么?人生,只有可爱可不行,就算是可爱,也要有点别的特长。
——我想成为一个备受羡慕的人。
2017年初,日剧《东京女子图鉴》在国内火了。这个小城市女孩的东京奋斗史,让不少观众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正如一位豆瓣网友的评价:“八线小城出身如女主只身闯东京。啊,意外地让漂在北上广的我们有共鸣。”
所以当去年底传出国内已拿到这部剧版权,将改编为《北京女子图鉴》《上海女子图鉴》两部剧集时,大多数人是既期待又担心的。
期待在于这类题材放在北上广素材足够,话题性强,共鸣感也强;担心的是,原作珠玉在前,国内的改编能否在保留精华的前提下,合理本土化,而不掉入“玛丽苏”的陷阱。
4月,《北京女子图鉴》率先开播,意料之中引起热议。
有人看到了制作团队本土化的努力,也有人从中只感受到了套路和不舒服。那么,真正在北上广深打拼的女子们,她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?
刺猬君从茫茫人海中找到十余名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女子,和她们聊了聊这部剧,也聊了聊自己。真实生活终归没有戏剧精彩,但正因真实,才会让同在一线城市的你找到共鸣。
如果这都不是你的故事,如果你愿意分享,欢迎移步评论区,我在后台等你。
-1-
或许是本身的期待不高,所以我对《北京女子图鉴》谈不上失望。这部宣称女性题材的剧,在我看来和当下的流量剧差不多,流于表面,与我实际经历过的北漂生活相差甚远。
我记得有一集女主丢了客户大单,去找客户争取,拼命灌酒,摆出自己的软弱处获得同情,成功夺回了订单,最后还顺便与客户谈起了恋爱,太扯了。现实是,一旦客户对你的公司或你的专业度失去信心,单纯靠喝酒绝对无法挽回。也许有些场合喝酒管用,但是在大多数职场环境下,诚意与专业,才是制胜的法宝。
只能说,他们不太懂生活,也不太懂女子,或者,揣着明白装糊涂。
我曾经在北京待过一年,现在回到了深圳。选择去北京,是因为想学新媒体,北京是当时最好的新媒体集聚地。后来也的确得偿所愿,我了解了新媒体的运行规则,掌握了一些写新媒体文章的技巧,也很幸运地有了几篇属于自己的10W+。
那一年的生活大概就是写稿、看阅读数,周而复始。每天一睁眼就是写稿。好不容易有个周末,还要守着数据和后台。当时无论去哪里,都要背着电脑,以便随时随地工作。
那一年我每个月工资才5000块,除去房租水电交通伙食,基本所剩无几,是个紧巴巴的月光族。没攒下一分钱,也没买过一件超过200块的东西,当时就连护肤品都是用的悦诗风吟100元多一套的水乳。
但庆幸认识了一群好朋友,我们一起加班到凌晨,然后出去压马路找吃的。团建时,硬拉着他们到田野里,给他们拍照,看他们笑。偶尔也约着小伙伴去参加一些工作坊或者展览,看个夜场电影逛个街。我也喜欢去压马路随便拍路人照。
2016年北京的第一场雪,大概是我对这座城市最难忘的记忆。作为一个从小到大从来没见过雪的南方人,当时决定去北京,最憧憬的就是能看到下雪。然后有天早上醒来,北京就真的下雪了。
还记得那天早上,我眯着眼从楼上下来准备刷牙,看到窗外突然变白茫茫,我还觉得奇怪,凑到窗边一看,天哪原来是下雪了!下大雪了!那时我们楼下刚好有一棵梧桐树,白雪染红了梧桐树叶,那个景象美的呀,我这辈子都会记得。
还是挺感谢北京这段经历的。至于现在留在深圳,也只是为了职业发展。以后想去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,种几亩花田瓜果,看日升起落,花落花开。
人生在世,不外乎都是一场体验。那就肯定是什么样子的生活都要体验一遍啦。没有找到伴侣之前,会觉得待在哪里都无所谓,现在有了伴侣,就想多留些时间和他一起。毕竟哭了那么多次才做到像现在这样在一起呢,人比风景,重要得多。
-2-
《北京女子图鉴》忽然火了起来,我也跟风看了。两天刷完前15集,一直追到现在的18集。我觉得很好看啊,很现实。剧中女主喜欢一个名牌包,后来靠自己买到了,我也有过相似的经历。还有和男友吃自助餐那段,穷学生也曾经研究过怎么吃比较值。
这部剧还是算超出预期的,比我想象中要好。北漂青年那么多,也算是描述出了一二吧。网上负面评论很多,我也懒得看,毕竟各有各的评判,审美标准也不同。
比如被大家诟病很多的对名牌包包、“嫁得好”等观念的过度渲染,现实就是如此啊,只不过电视剧放大了一些。网上很多人喷女主物质、靠男人,她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工作能力怎么不谈。怎么就“女利主义”了,这个社会对女强人的歧视还真多,这个不就和男人喜欢豪车名表一个概念嘛。
不过也有比较离谱的地方。剧中靠男人的女人太多了,我周围的姑娘都在努力靠自己,加班也很频繁,更没有剧中开挂式的升职加薪。
去年因为家中突生变故,想出来缓缓,我便从天津来了北京。这一缓就不想回去了,回家也没意思,不如在北京多赚几年钱。在北京奋斗近一年,我早已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,还因房东要突然卖房,体会了一次一个人搬家的滋味。
忙碌的一人搬家
其实这都没什么,我胆子挺大的,性格也算独立。但唯独有一次让我觉得自己有点可怜。那天生病了,我一个人呆在出租屋,害怕去医院也不知道去哪家医院,就硬撑着。然后手机收到一条推送,说空巢青年有可能死了都没人知道,直到尸体腐烂发臭才会被发现,心里直发怵。
不过,病好了就又满血复活啦。对北漂女孩来说,偶尔的开心很容易,一顿好吃的,一次好友间的聚会就够了。我也没有什么大目标,只希望赶紧找到满意的工作,高不成低不就,耽误了很长时间了。
总之,我觉得这剧挺好的,剪一剪都可以拍电影了。说她三观不正?我倒觉得比近期大热的《后来的我们》强多了。马上《上海女子图鉴》也要开播了,我会继续看的,很期待!
-3-
《北京女子图鉴》可以说是我最近的快乐源泉了,每次都留着饭点的时候看,拌饭吃特香。
这部剧在我看来不好也不差。它能吸引我并让我一直追下去的原因有三点:1.对《东京女子图鉴》的信任;2.自己也是北漂一员,想看看这部剧会怎么拍;3.观影体验轻松,总是有很多忍不住吐槽的点,看着特别乐呵,每天都在期待女主下一个会遇到什么奇葩男友!
但就剧本身来说,没有特别惊艳以及能拉出来好好夸夸的地方,感觉编剧有点用力过猛。整部剧的戏剧冲突特别明显,将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戏剧点(饭局陪酒、整容室友做小三睡上司、遇到各种类型的渣男、职场开挂······)全部集中并放大到女主一个人身上,显得很不符合实际,很扯很夸张。再加上剧集较短,没有进行太多的细节刻画和除女主以外的角色塑造,显得女主谈对象就像在玩似的。
国产剧似乎总是摆脱不了矫揉造作、无病呻吟、自我感动、硬灌鸡汤的套路。这部挂着都市女性镜像剧牌匾的作品,握了一手好牌,最终还是打得稀烂。
至少在我和我周围的妹子看来,这不是我们漂着的北京。拿我自己来说,每天就是上班回家两点一线,有时间了追追剧看看爱豆,偶尔出去和朋友聚一聚,逛逛街旅旅游。剧里的和各种“总”去什么饭局还真没有过,毕竟互联网民工,纸醉金迷的应该不多吧哈哈哈,不加班就大吉大利了。
女主一个接一个换男朋友就更夸张了,大家都忙着工作,哪那么有空,不然现实生活中怎么会有那么多大龄优秀单身女青年。
这才是大多数人真实的北漂生活吧,我们来北京是为了看更广阔的世界,做想做的工作,多学点东西,不是为了买LV包包······
还记得大三刚来北京实习时,去顺义找几个大学同学玩。那天我第一次玩了密室逃脱,玩完没赶上末班地铁,于是大家又一起去KTV通宵唱歌,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坐一个小时地铁回了望京。整个过程至今我都印象很深,就像回到了大学一样。那之后我再也没有通宵玩过了。
近两年,我只希望做自己想做的工作,狗自己喜欢的爱豆(等看演唱会),顺便挣点小钱,日子过得舒舒服服的。至于《XX女子图鉴》这种,当下饭剧看看就好啦。
-4-
很多人都在骂《北京女子图鉴》,但我觉得它真实、精致,有属于本土一线城市的特点。
它只不过太真实了,甚至带着点女利主义,戳破了我们给自己画的很多的大饼,那些我们很冒险的梦。
可是拜托行行好,这些年爱恨都是莫名其妙的,就别苛责我一个住在攒钱买来的小公寓里,漂在他乡的电商运营的品味了好吗?
电视剧里,女主角没有录用在她身边做助理的那个实习生后,给她写了一封邮件,掏心掏肺地讲了一些来北京打拼该如何如何的心里话。我深深被被戳中——是真的很难啊,毕业时风风火火冲出地铁站的豪气,被日常琐碎敲打:上班匆促,下班葛优瘫。工资、体重、食物、综艺、亲友、旅行、放假、人际关系、地铁拥堵情况几乎构成了我所有的悲喜。
多少次,看着房价蹭蹭上涨、上司冷眼,或者是比死人心电图还平稳的工资涨幅时,我觉得我撑不下去了。
可是留在一座城市里的原因未必那么豪情澎湃,比如爱上一个人。
事不过三,在第三次恋情里,我和他相识、恋爱、结婚,计划生子。
他是游戏开发程序员,工作机会大都在广州深圳,最理想的情况,当然是留在这里。
我们在很努力很努力地想办法买房子,毕竟年轻,还有放手一搏的资本。但也划定了一个期限,如果到时扎根无望,就回老家省会。
无论在哪,只要有你在,就很好。
她们的故事讲完了
现在轮到你了
聊聊这部剧
或者自己的经历都可
我在后台等着哦~
杨雨晨
关注综艺、音乐、影视领域
微信号:yangyuchen0327
添加时烦请注明姓名、机构、职务
完
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平台
微博 @刺猬公社
合作、转载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
投稿邮箱ciweigongshe@126.com
网站www.ciweigongshe.net